目录
先锋·理论
城市韧性实践国际经验解析及启示——《韧性城市韧性生活》报告解读孟海星;沈清基;贾倩;慈海;1-5
从身入世的体验——知觉现象学的建筑性思考倪阳;方舟;6-11
1903年以来我国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的历史溯源陈雅兰;李志民;12-18
密斯·凡·德罗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空间设计理念的比较研究——以巴塞罗那德国馆为例马一诺;尹新;19-22
基于“中介”理念下凡·艾克的建筑观解读许娟;朱渊;23-26
设计·技术
循环代谢的可移动生态建筑——RTKL事务所“闭环温室(The Looper)”方案解析刘长安;董芷含;27-31
单元聚合空间:龙美术馆与瓦尔斯浴场单元设计比较王墨泽;刘克成;32-36
类型学视角下重庆装配式农房建造策略研究——以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为例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为例龙彬;王瑾;裴婉婷;彭一男;37-41
居住者参与型合作建房的中国实践——以“关山偃月”为例李理;42-48
川渝博物馆地域性创作手法探析——忠县博物馆设计回顾胡斌;王娇;49-53
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精神融入——以自贡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方案设计为例周华溢;54-58
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小环境人体舒适感研究——以云南大学为例盛卫国;李晖;邱惠怿;周怡露;59-63
“双创”背景下创客公寓复合化设计策略——以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创客区公寓设计方案为例陈文东;陈子彦;蔡煜;64-68
基于SLR方法的医院建筑使用后评估工具研究付列武;69-74
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博览建筑中沉浸式展览空间的设计策略方佶偲;75-80
规划·园林
基于多维视角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域防疫思考及规划应对——以武汉市为例梁朋朋;崔叙;81-86
形态区域化理论下广州旧城街区形态演变探讨陆萌;87-92
促进适老性为导向的生活型街道品质提升策略——以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社区为例白舸;窦逗;刘雨柔;93-98
基于朴素设计的乡村宜居环境提升策略研究——以托喀依乡二队规划设计为例张晓宇;唐拥军;韩玉玲;刘春燕;99-104
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精明收缩规划研究——以本溪市上沟村为例马青;郭曼曼;云露阳;吕正华;104-108
基于复杂网络系统分析下的校园空间形态分析——以武汉大学为例宋靖华;王亚茹;李智林;109-114
基于城市植入理念与手法下城市滨水区复健策略研究——以孝感市老澴河综合治理为例宋明星;严煜;严湘琦;汤俊军;115-120
行动者网络视角下镇村风貌保护与传承研究——以日本山形县金山町为例肖逸之;范在予;121-126
文化·历史
湖北恩施舍米湖村的符号化特征及其保护启示程鑫;赵茜;郭建;127-131
苏州黎里古镇更新方法研究陈少婕;洪杰;132-136
文化旅游视角下新疆吐峪沟麻扎村传统聚落活化利用研究王小斌;刘晨皓;137-141
基于文脉要素梳理的传统村落特色文化保护的规划呈现——以“江南孔裔第一村”西昆村为例刘嘉敏;*张鹰;吴军和;李翼;142-147
温州市洞头区老城上街现状研究与活态博物馆更新策划吴越;李孝成;周颖;余发谷;148-153
圆明园景观遗产中桥梁景观研究贾世桢;孟祥彬;秦柯;154-159
汉冶萍铁路遗产的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夏鹏;160-164
针对我国徽州地区民宿建设的局限性研究黄佳伟;彭然;叶烽;165-169
历史遗迹的文脉对应与当代诠释——以福建浦城泮池遗迹保护更新设计为例汤贤豪;李宁;吴震陵;170-173
锦州市辽沈战役战争遗存保护现状研究姜辛;田燕;174-178
散杂居民族传统民居形成演化机制研究——以云南省通海县兴蒙乡为例施润;179-184